近日,白城市医院口腔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者,患者50岁,自诉17年前无意间发现左耳后一“花生粒”大小肿物,无疼痛不适等症状,未曾就诊治疗,期间逐渐长大至“鸡蛋”大小,因影响日常生活及面容美观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腮腺区肿物”收入院。
经口腔科吴博主任仔细检查发现,患者的腮腺肿瘤位于面神经分支分布主要区域,与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累及腮腺组织较多,面神经也会因挤压而发生位置变异、缠绕等。肿物病史时间长,体积大、位置深等特点决定了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式,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决定进行腮腺全摘。
其次,腮腺全摘后如何修复缺损、恢复面部的形态也是一大难题。常规术式是植入生物膜,但生物膜可吸收,需自费同时造价较高,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腮腺区塌陷影响面型等问题无法解决。如采用自体胸锁乳突肌转移瓣,不仅不会出现排斥反应,而且不会吸收,可以填充腮腺区,解决面部塌陷等问题。
吴博主任慎重考虑患者面型美观问题,决定此次手术采用胸锁乳突肌转移瓣修复手术。术中需要将胸锁乳突肌进行适当的分离、移位和固定,确保其能够良好地填充腮腺切除后的缺损,覆盖裸露的面神经,同时保证肌瓣的血液供应和功能正常。这不仅要求医生对肌肉解剖了解,还需要具备高超的缝合和组织移植技术。
吴博主任带领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后,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手术室、麻醉科同事全力配合,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手术,将肌瓣准确地固定在缺损部位,成功完成了腮腺全摘➕胸锁乳突肌转移瓣修复手术。术后,患者情况良好,面部形态和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没有出现面瘫等并发症。患者在饮食、言语、社交等日常生活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显著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和正常生活。
这一高难度术式的成功开展,展示了白城市医院口腔科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平,标志着科室在腮腺疾病治疗和修复重建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腮腺手术及胸锁乳突肌转移瓣修复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为今后治疗更多类似患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白城市医院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在专科领域继续探索,推动口腔颌面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