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白城市医院神经外科联合介入导管室、影像中心、麻醉科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栓塞介入治疗,用“针尖上的艺术”化解致命危机,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颅内动脉瘤喻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致死致残率极高。日前,神经外科接诊了一位突发头晕头痛 1 天的老年男性患者。急诊行头颅 CT 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外科崔柏和主任迅速响应,为患者仔细查体并听取病历汇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复查头颅 CT,提示颅内血肿未见增多,崔主任凭借丰富经验判断,患者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为明确临床诊断,崔主任为患者行头颅CTA(CT血管造影术)检查。血管造影结果考虑椎基底动脉瘤,瘤体偏大,最宽径长约13.4mm,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紧密粘连,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同时患者有主动脉夹层支架既往病史6年余,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并且目前动脉瘤已破裂,随时可能二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考考虑患者急危复杂的病情及预后恢复情况,神经外科联合介入导管室、影像中心、麻醉科开展严谨的多学科术前评估,专家们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各抒己见,最终确定为患者行全脑造影术 + 经导管动脉瘤栓塞术手术方案。
介入栓塞术是通过血管内操作,经皮穿刺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进行栓塞。其在影像设备的实时监测下进行操作,定位准确,可有效避开正常血管和脑组织,对于一些高龄、身体状况差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介入栓塞术是更安全的选择。同时无需开颅,对脑组织的损伤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因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致死致残率,术后患者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崔柏和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基于患者头颅CTA影像,规划了最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个体化手术路径,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的同时,做好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突发情况预案,确保手术全程风险可控。
手术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一科阎龙主任的指导下,利用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精细操作。因患者有主动脉夹层支架既往病史,常规的经股动脉穿刺进入导管受限,专家们果断应变,通过桡动脉进行动脉穿刺,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部,再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成功实现动脉瘤的栓塞。手术过程一切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外科崔柏和主任术后欣慰地表示:“这场高难度手术是我们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齐心协力配合完成的,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了创伤更小的介入手术方案,同时术前做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准备,手术过程比较顺利,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崔主任不忘向公众发出健康提醒:“如果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脑部疾病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论手术效果还是预后情况都会好很多。”
此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通过多科室的精诚协作及微创介入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时帮助患者化解疾病风险、最大程度减轻术中创伤,不仅体现白城市医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在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高水平救治能力,同时促进了各学科在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的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有力提升医院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整体水平。
温馨提示:若您或家人有突发剧烈头痛、视力异常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排查。守护脑健康,我们始终在您身边。